在B站看的,紀錄片是寫《窮爸爸富爸爸》一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拍攝的,講的就是關于年輕人的財富問題?偣8集,每集大概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左右,連著看的話幾分鐘就可以看完。
大意:
1、富人為什么不為錢工作?
2、怎么區分債務的好壞?
3、年輕人犯的最大錯誤是什么?
4、如何將負債轉化為資產?
5、富人的賺錢方式是什么?
6、90后面對的經濟危機是什么?
7、為什么富人不交稅?
8、我為什么不反對你作弊?
財富的增長不只是要努力工作,選擇的方向眼光和判斷能力也很重要,都會決定你財富的多少。
在合理的范圍內合理避稅,適應你所在的生活,別人看到的錯誤并不一定就是錯誤,也可能是你的機會。如果可以,也可以適當作弊,這也是是彎道超車的機會。
感悟:
增長眼界,正確思考,獨立判斷,積極進取,當你成功的時候,不要忘了回報社會。
一定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目標,很多時候,真理往往掌握在少說人的手中,想脫穎而出,就不要泯然眾人。
很多時候事情很難,但是為了實現你的目標,你就要學會并且完成,不能因為喜好做事,而是為了目標做事,為了目標,排除萬難。
當你成功之后,才可以率性而為。
通過這本書,你將:
1、對傳統理財觀念形成巨大的沖擊……揭示了成為富人的秘密。
2、推翻“高薪一致富”的財富法則。
3、父母不能把提高孩子“財商”的希望寄托于現有的學校教育系統。
4、倡導以穩定的“現金流”保障你的生活。
5、教你真正分清資產與負債,從容面對個人財務的潮漲潮落。
6、告訴你和你的孩子如何才能達到“財務自由”的最高境界。
7、克服人們丑陋的習性,養成積極的心態。
下面就讓我們正式進入羅伯特·清崎的財富世界:
第一課 富爸爸的金錢觀和財富觀
第二課 打工生活中的富人思維
第三課 窮人和富人的現金流思維
第四課 關注你的事業,獲得真正的資產
第五課 股災和危機中該如何賺錢?
第六課 沒有風險,怎么能發財?
第七課 知識,是你財富的基石
01
固定思維
從小到大,我們都被灌輸了一個固定的觀念:好好讀書,考上好大學,找一份好工作,結婚生娃,買房買車,安安穩穩地工作到退休,享受天倫之樂。
但還有很多已經實現了前半生規劃的年輕人或中年人,卻不斷反問自己,為什么我這么努力的工作,可還是沒有感覺到富足,反而變得更加焦慮或恐慌?
答案就是:“對金錢的恐懼和欲望”。
正如書中所說:
“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辦法克服自己對于金錢的恐懼和欲望, 一開始沒有錢,沒錢帶來的恐懼會促使我們努力工作, 而在得到了報酬之后呢?欲望又讓我們去消費更好的東西。就形成了一種模式, 上班,掙錢,消費,然后更加的努力上班,掙更多的錢,消費更貴的商品!
02
人生對比
書中的窮爸爸是作者的親生父親,而富爸爸是好友的父親。兩位父親都很受人尊敬,但因為對待財務的觀念截然不同,讓他們開啟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。
窮爸爸的人生軌跡:
在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深造,獲博士頭銜
之后任職夏威夷州教育廳廳長
生活一直很拮據,終其一生在財務的泥潭里掙扎
去世后留下了一堆賬單
富爸爸的人生軌跡:
只有初中學歷,自學財商課
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,不停地購買資產
生活富足,周游各國
去世后留下一筆巨額遺產和慈善機構
03
轉變思維
窮爸爸的思維:我可付不起
富爸爸的思維:我應該怎么付
窮爸爸的思維方式就是消費自己可以承受的東西,當他的思維出現“我可付不起”的時候,就已經因為對金錢的恐懼而退縮了。富爸爸的思維“我應該怎么付”則恰恰相反,會讓大腦的運轉更加活躍,不停地在探索如何能創造更多財富。請注意這和提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的概念并不一樣哦。
窮爸爸的思維因為金錢的恐懼,產生失望和無助的感覺,心態會變得消極,而富爸爸的思維則帶給自己無限可能的機會,并將注意力關注到如何實現目標和激勵自己尋找提升收入的方式。
窮爸爸的思維:購買自認為是資產的負債
富爸爸的思維:購買資產,減少負債
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房產和車子,通常因為被當成財富的象征,而成為人們追逐和奮斗的目標。為了獲得這些所謂的資產,通常會需要去向銀行舉債,從而變成每個月的固定支出,那這就叫做負債。
一輛新車開出4S店的時候,就已經折價20%了,之后還需支付相應的油費,保險費,保養費和維修費用,會不停地侵吞著你的收入。但如果你能用這輛車去開專車,產生了現金流入,并能足夠支付所有的費用,那這就是資產。
總結來說,資產就是幫助你產生現金流,讓現金流入你的口袋,而負債就是流失現金流,讓現金流出你的口袋。
窮爸爸的思維:為別人工作,為銀行工作
富爸爸的思維:為自己工作,為資產工作
我們常說自己是房奴,車奴,每個月的薪水都交給銀行了,好不容易,辛苦一輩子在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,卻因為一身的病痛,又把所有的積蓄給了醫院。
與其為別人打工或為銀行打工,還不如開始思考,如何給自己打工,并配置真正的資產。從不停地消費,轉而到開始儲蓄,慢慢購入合適的資產,并通過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(額外收入)來幫助我們實現收入大于支出的財富自由之路。
這次疫情下,很多企業沒有頂過寒冬,紛紛倒閉,他們的員工也被迫失業,疫情不可怕,可怕的是還要面對沒有收入來源,可謂是“內憂外患”。如在這個時候,能有資產產生持續的現金流,就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底氣和信心。
結合了現實環境,我歸納了以下可視為資產的類別:
本書出版于20年前,但書中的理念仍未過時,每隔幾年都會拿出來重讀一遍,仍然受益匪淺,是我推薦給朋友的必讀理財書籍之一。它不能馬上幫你實現財務自由,更不會給你推薦具體的股票或基金,但可能會改變你一生的財務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