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.00.引言:群體紀元
- 3.01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一章 群體的普遍化特征及群體心智歸統合一的心
- 4.02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二章 群體的道德和感覺-1 群體的沖動性
- 5.03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二章 群體的道德和感覺-2 群體的暗示感受性
- 6.04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二章 群體的道德和感覺-3 感覺的夸張與簡化
- 7.05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二章 群體的道德和感覺-4 群體的不寬容、
- 8.06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二章 群體的道德和感覺-5 群體道德
- 9.07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三章 群體的理念、推理以及想象力-1 群體的
- 10.08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三章 群體的理念、推理以及想象力-2 群體
- 11.09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三章 群體的理念、推理以及想象力-3 群體
- 12.10.[第Ⅰ書 群體的靈魂] 第四章 群體所有信念都披著宗教的形式
- 13.11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一章 群體信仰和觀點的遠期因素-1
- 14.12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一章 群體信仰和觀點的遠期因素-2
- 15.13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一章 群體信仰和觀點的遠期因素-3
- 16.14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一章 群體信仰和觀點的遠期因素-4
- 17.15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一章 群體信仰和觀點的遠期因素-5
- 18.16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二章 群體觀點的即刻因素-1 印象、
- 19.17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二章 群體觀點的即刻因素-2 幻覺
- 20.18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二章 群體觀點的即刻因素-3 經驗
- 21.19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二章 群體觀點的即刻因素-4 理性
- 22.20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三章 群體的頭領與說服手段-1 群體
- 23.21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三章 群體的頭領與說服手段-2 頭領
- 24.22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三章 群體的頭領與說服手段-3 威望
- 25.23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四章 群體信念和觀點存在的變化與界限
- 26.24.[第Ⅱ書 群體的信仰和觀點] 第四章 群體信念和觀點存在的變化與界限
- 27.25.[第Ⅲ書 各類群體的描述和分類] 第一章 群體的分類-1 異質群體
- 28.26.[第Ⅲ書 各類群體的描述和分類] 第一章 群體的分類-2 同質群體
- 29.27.[第Ⅲ書 各類群體的描述和分類] 第二章 所謂的犯罪群體
- 30.28.[第Ⅲ書 各類群體的描述和分類] 第三章 刑事法庭陪審員
- 31.29.[第Ⅲ書 各類群體的描述和分類] 第四章 選民群體
- 32.30.[第Ⅲ書 各類群體的描述和分類] 第五章 國會議會
- 33.31.譯者解讀版——概述
- 34.32.譯者解讀版——哲學
- 35.33.譯者解讀版——維度
- 36.34.譯者解讀版——語言
- 37.35.譯者解讀版——結束
內容簡介
《烏合之眾:群體心理研究》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,經典之為經典,就在于其永遠不會過時。為什么博學鴻儒在群體中卻只會鸚鵡學舌?為什么謙謙君子在群體的支持下會變得粗野不堪、肆無忌憚?為什么打動群體的觀念總是經不起嚴密的推理?作者百年前在書中討論的這些問題,今天依然困擾著許多人。二戰中日本普通民眾如何變成喪盡天良的戰爭機器,“文革”中的單純學生又為何會作出那許多喪心病狂的舉動?個人到群體的變化總是叫人難以理解、難以置信,此書的解釋,或能稍解你的困惑!稙鹾现姡喝后w心理研究》細致描述了群體心理的一般特征,分析了人們在群聚狀態下的心理、道德、行為特征。解釋了為何群體往往呈現出“盲目”、“沖動”、“狂熱”、“輕信”的特點,而統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體的這些特點建立和鞏固自身統治的。
推薦理由
本書是解析群體心理的經典名著,語言生動流暢,分析鞭辟入里、入木三分。因此,這部作品一經問世,便廣受歡迎,成為了不朽的經典!稙鹾现姡喝后w心理研究》顛覆了人們通常對群體的認識,對群體的特點剖析得淋漓盡致,層層分析,逐步推進,明確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,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,群體的思想便會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;與此同時,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,極端化、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,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!稙鹾现姡喝后w心理研究》是社會心理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,他對群體性格特征的預測在后世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證,是一本值得每個人研讀、思考的好書。
精彩書摘
1:孤立的個人很清楚,孤身一人時,他不能焚燒宮殿或洗劫商店,即使受到誘惑,也很容易抵制。但在成為群體的一員時,他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,這足以讓他生出殺人劫掠的念頭,并且會立刻屈從于這種誘惑。
2: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,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,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。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,而是盲從、殘忍、偏執和狂熱,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。
3:人一到群體中,智商就嚴重降低,為了獲得認同,個體愿意拋棄是非,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。
4:單獨一個人必須要為他的行為承擔責任——法律上或者道德上。但是,群體則不然,群體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,群體就是責任,群體就是道德,群體就是法律,群體的行為自然是合理的。
5:群體不善推理,卻又急于行動。群體只會干兩種事——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。群體的權力令人生畏,然而有身份團體的權力更讓人害怕。
6: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,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,他們會充耳不聞…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,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;凡是讓他們幻滅的,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。
7:群體因為夸大自己的感情,因此它只會被極端感情所打動。希望感動群體的演說家,必須出言不遜,信誓旦旦?浯笃滢o、言之鑿鑿、不斷重復、絕對不以說理的方式證明任何事情——這些都是公眾集會上的演說家慣用的論說技巧。
8:夸大其詞,不斷重復,言之鑿鑿,絕對不以說理的方式證明任何事情,是說服群眾的不二法門。